近年來,吉林省堅定不移把“梨樹模式”作為黑土地保護主推技術,不斷進行優化提升,持續擴大示范推廣面積。2019年以來,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每年新增1000萬畝以上,實現“三連增”“三跨越”,為全年糧食穩產高產和黑土地保護利用打下堅實基礎。
今年,按照《2022年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》要求,我省遵照“穩步擴面、質量為先”原則,實施范圍以中西部糧食主產區為重點,優先保障典型黑土區需求,繼續擴大適宜區域推廣面積,保證完成國家安排保護性耕作任務面積3050萬畝。
穩步實施差異化補助,按照玉米秸稈覆蓋量劃分3個檔次進行補貼。同時,加大整體推進縣支持力度,穩步推進縣鄉村級高標準應用基地和實施效果監測點建設。啟動農業機械化智慧云平臺保護性耕作作業監測,免耕播種機安裝實時監測設備并同步上傳,固化保護性耕作地理坐標,實現全省統一管理。
據調度,截止5月3日,全省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1275.92萬畝,已完成全年任務面積的41.83%。投入免耕播種機27622臺,安裝檢測設備38987臺,實施主體數量達到15607個。全省12億元保護性耕作補助資金已提前撥付到各地。
關于中國彩虹網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方式 | 網上投稿 | 法律顧問(吉林創一律師事務所)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 0431-82530026 | 舉報郵箱:jb@chinajilin.com.cn
Copyright (C) 2001-2022 neabridge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國彩虹網版權所有 吉ICP備 05002603號-3